top of page
回收工作的
困境
大量勞動身體傷害
回收者每日平均工作8~10小時,推車步行距離約為5公里,推車裝滿回收物時可以高達100多公斤,無論艷陽高照或颳風下雨,只要回收廠有開就全年無休。長期勞動造成老年身體肌肉、關節的永久傷害,而尖銳回收物造成的破皮、流血及感染,更是家常便飯。
工作收入不穩定且無議價能力
回收物的清洗再製經過層層處理,回收者處於整個產業鏈的最底端,使他們完全沒有議價的能力,回收工作長期被輕視及忽略,也使他們缺乏為自己發聲的管道。浮動的回收價與不穩定的回收物來源,都使得回收者長期處於收入不穩定的焦慮之中。
鄰里關係惡劣
回收者因工作需要,經常需在被法規定義為公共空間的「家門口」整理回收物,無法及時處理的回收物也只能暫置於此。此舉常常引發回收者與鄰居之間的衝突,未清洗的回收物也常散發氣味、孳生蚊蠅,讓回收者的居住地被視為社區中的鄰避空間。
環保局經常性檢舉
環保法規的限縮與年久未修,讓回收者住家的門口經常遭到檢舉,有部分回收者談到,回收工作中最辛苦的並不是身體勞動,而是長期檢舉面臨的心理壓力。
入門容易但脫身不易
比起過去,回收工作的收入已大不如前,有些回收者會決定停止回收工作,在家門口張貼「停止回收」的告示,但是已被養成習慣的社區居民並不理會這些要求。回收者談到,他們只能守在家門口一整天,才能制止鄰居繼續放置回收物,而只要一收到回收物,為了避免被檢舉,他們就只能繼續整理,沒有能停下來的一天。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