拾荒者全台訪調
近三十年來第一份遍及北中南拾荒者的量化調查資料

關於計畫
在氣候變遷與資源零廢棄成為重要議題之際,五角拌聚焦於拾荒者展開跨縣市調查。距離上一次相似性質的田野調查,已歷時30年之久,顯示拾荒者在台灣社會長年處在邊緣的處境。
本次《2024 全台拾荒者公正轉型研究調查報告》,於2024年9月至12月間進行,透過走訪台灣北中南九個縣市,實地訪問超過三百位拾荒者,詳實彙集工作時間、總體收入、家庭狀況、工作狀況及現行資源回收制度反饋等第一手資訊後,進行分析。
五角拌希望透過這份報告,完整揭示這群隱形工作者對台灣環境與社會的貢獻與挑戰,並呼籲重視拾荒者貢獻,建立拾荒者夥伴關係。
透過調查,我們發現

拾荒者以高齡女性為主
70%
為女性
69%
大於65歲
拾荒者過去多從事基層工作
57%
過去為清潔工、工廠作業員等


拾荒者工作收入偏低
77%
低於六千
48%
低於三千
拾荒工作遭遇的困難
76%
回收價格過低
49%
遭遇工作傷害
42%
面對社會不友善對待

目前,政府提出資收關懷計畫,
每個月跟列冊拾荒者收購最高五千元的回收物。

但是,根據五角拌的調查,這項計畫難以有效解決拾荒者面對的放置空間不足、鄰里衝突等問題,且因多數縣市政府的申辦資格仍以中低收入為優先,僅有極少數拾荒者獲得補助。

並且,300多名受訪的拾荒者中,超過八成拾荒者對此計畫完全不知情,即使知道也有八成以上未參加。全體受訪者中,僅僅只有2%的拾荒者獲得此計畫補助。
所以,我們提出六點政策建議

定期進行回收工作調查
全面掌握拾荒者樣貌

檢討回收基金制度
讓回收補貼分配更正義

回收政策規劃過程
應納入拾荒者聲音

建立拾荒者共同合作組織
保障職業安全與能力培訓

推動拾荒議題社區共融教育
正視拾荒者對環境的貢獻

規劃都市友善回收空間
提供拾荒者安心工作的場所
為了讓更多人可以知道,我們還做了以下事情

〈拾荒者公正轉型研究調查〉記者公佈會
記者會中邀請拾荒者小不點阿姨、台灣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協會賴偉傑理事、台灣勞工陣線洪敬舒主任、人生百味巫彥德共同創辦人,分享從環境永續、尊嚴勞動、貧窮等不同角度切入的觀點。
座談分享會
我們在台北、台中、台南及高雄,舉辦「拾來運轉?淨零下的拾荒者將何去何從?」講座,分享這份研究報告的成果,並且邀請在地的相關學者,與現場的參與者共同思考、討論,拾荒者的處境與未來。

指導單位
合作夥伴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