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​​ 你所不知道的回收產業

​相信每個人都有在家裡附近追回收車的經驗。台灣自從1997年開始推動資源回收四合一計畫、2005年開始實施垃圾強制分類,讓台灣一舉成為世界回收大國。但你有想過我們交給回收車的這些回收物,最終都去了哪裡嗎?這些回收物使否有真的被好好利用?那我們一起來回收物產業大解密!

​​回收產業循環圖

回收產業.png

在台灣,回收物的流向大致上可以分為以下四類:

​​地方政府清潔隊

民眾直接給資源回收車或將回收物放置在資源回收桶,清潔隊收集後販售給地方回收商或中間回收商。

民間清運業者

社區大樓、企業、公部門、學校等機關團體,會將廢棄物與資收物統一交由民間清運業者處理,清運業會再將資收物運送到回收商換取現金。

拾荒者
(資收產業個體戶)

拾荒者沿街收集而來,最後再送到地方回收業,地方的回收商也是拾荒者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提供者。

鄰里資收站

民眾可以將資收物交給村里內的的村里資收站,還可以集點換取贈品。而這些資收物變賣後的所得,可用於里內建設或急難救助等公益用途。

資收物進入資源回收體系後,會依序交由「地方型回收商」、「大型回收商」、「處理商」
進行後續的回收工作,而他們的主要功能如下:

地方型回收商

多位於人口稠密之處,通常會收取較多種類的回收物,主要負責將回收物進行初步分類,之後再銷往中大型回收商。

中大型回收商

主要收購各個地方回收商的回收物,收取的回收物種類較為單一,主要負責將回收物做進一步的清潔、整理:去除雜質、壓縮、打包,而後販售給處理商。

處理商

處理商負責將分類好、乾淨的回收物,以各種物理、化學方法再製成再生材料,販賣給製造業者。

bottom of page